有意识撒谎行为的表现

  这3种说谎行为是有意的,是真实的谎言,是不诚实品质的最初表现,父母如若不及时教育、认真对待,宝宝说谎就会成为习惯,进而影响他品德的健康发展。

  一:想实现某种愿望

  宝宝的愿望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如玩具与零食等;另一种是精神的,如希望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表扬。

  有的宝宝会出现因为物质欲望和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出现说谎的现象。

  小游老师的大宝在幼儿园就曾试过,为了得到“吃饭第一”的小红花,把吃不完的饭菜倒到别的小朋友碗里,然后拿着自己的“空碗”去老师面前认领小红花。

  后来被老师发现后转告于我,对于他这种爱表现,喜欢被表扬的心理我是完全能理解的,但他却使用了“投机取巧”的方法。

  为此,我跟他说:“吃饭是为了让自己长高长壮,不是为了小红花哦”!

  这样将事情的本质用最浅显直接的方法告诉孩子,他是能够明白并做出相应的改正。

幼儿有意识撒谎行为

  二:逃避惩罚

  孩子做了错事,害怕遭受体罚,害怕失去爱抚,为了消除这种恐惧的心态,会出现说谎的行为。

  特别是面对一些性格粗暴、态度严厉的父母,孩子往往不敢承认自己的过失行为而支吾说谎。

  如果你的孩子撒谎,那是因为你曾经对他们的错误反应过激。。。

  这句话放在现在很多家长对待孩子学习方面上,更是无比正确。

  “为什么作业没好好完成?”、“为什么考试成绩那么差?”像这些恨铁不成钢的怒吼估计是很多家长都曾咆哮过的。

  这些“圈套性”的质问(即明明知道实情,还假装不知道,然后去提问),100%会激起孩子的防御心里。

  没人愿意被人质问,更没人愿意被圈套性的问题“陷害”。

  因此,不要明知顾问,把孩子往圈套里引。

  把圈套性问题换一下,效果就好得多:”听你老师说,昨天你没有做完作业,这样可不太好。“;“这次考试不理想,是不是因为你最近学习不够努力?”

  当父母讲出事实,孩子知道自己被发现了,就无需狡辩了,这样孩子一般不会撒谎。

  SO,请马上停止逼问孩子,不做孩子“说谎的推手”。

  另外,学习成绩不好不是犯错,只是你们(家长)需要帮助他克服的困难。

  所以,如果他把学习成绩坦然地告诉你;坦诚地承认他今天没有做功课就去玩了的时候。你就不应该在这时候发火,如果你这时候发火,他下次肯定会骗你。

  所以,孩子只要是真诚的,只要是如实的,请千万隐忍住自己的愤怒,因为你的孩子没有说谎。

  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你是可以身体力行跟他一起去面对这个困难的。

  对于孩子这种“逃避式说谎”,与其纠结于孩子是不是说谎了、是不是做错了,更重要的是了解说谎背后的原因,接受孩子的感受与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帮助疏导他恐惧的情绪。

幼儿有意识撒谎行为

  三:模仿行为

  现在,成人社会与大众媒体中存在着不少说假话的行为,容易被宝宝模仿。

  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宝的面说些小谎话,那么宝宝很快就能学会说谎。

热门推荐 Top Recommended

最新资讯 Latest News

下载
幼教盒子

关注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